1969年7月20日,美国Apollo 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迈开了“人类的一大步”,也标志着人类第一次探月高潮的到来。本世纪初,欧空局、日本、中国、印度、美国等航天大国都向月球发射了探测器,掀起了人类第二次月球探测的高潮。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4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盆地底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探测器。目前中国、印度、韩国、美国、日本等后续的月球探测计划也在论证与实施中,近十年也被认为是月球探测的黄金时期。在Apollo 11号成功登月50周年之际,Nature杂志以特写新闻的形式,报道了世界上5位年轻的月球科学家,认为他们将在未来50年改变对于月球的研究与认识,我校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法文哲研究员是这五位科学家之一。
法文哲研究员在复旦大学读博期间,就参与了我国“嫦娥”1号探月工程,成为我国自主培养的月球科学家。十余年来他坚持分析我国“嫦娥”探月工程所获得的数据,由“嫦娥”1号探月数据估算了月壤厚度与月表He-3(氦3)含量分布,由“嫦娥”3号测月雷达数据绘制了雨海着陆区精细的浅表层结构图。法文哲研究员团队对美国月球侦查轨道器的微型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分析结果,向美国宇航局之前宣称的月球极区永久阴影区存在大量水冰的观点提出了挑战。美国和印度探月卫星上搭载的微型合成孔径雷达,在月球永久阴影区发现一类撞击坑,其坑内雷达回波极化比远高于坑外,美国宇航局解释为月球极区存在大量水冰。法文哲研究员团队在非极区也发现大量类似的回波异常撞击坑,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月表石块二次散射是造成这一回波异常的原因。他们进一步对极区和非极区回波异常坑的统计特性进行了比较,结论不支持月球极区存在大量水冰的观点。这一成果对未来月球极区探测与水冰资源开发利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法文哲研究员于2009年1月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IPGP)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1年8月起任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百人计划”研究员,目前为地空学院长聘期副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月球与行星科学、行星遥感,在月球主被动微波遥感的理论建模、数值模拟、参数反演、地质解译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工作。法文哲研究员是我国“嫦娥”3、4号任务科学研究核心团队成员,也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目标先期研究团队次表层结构研究组小组召集人,是国际月球探测分析组极区挥发分特别行动组成员。同时他还担任国际行星科学著名期刊JGR-Planets副主编。目前法文哲研究员已在GRL、JGR-Planets、Icarus、IEEE GRSL、Radio Science、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18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目前,我国“嫦娥”4号探测器已经进行了7个月昼的观测,“嫦娥”5号将于今年从月球风暴洋区域采集2 kg的月球样品,后续的探月工程也处于论证中。我国将于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将一次性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与巡视探测,后续小行星、木星及其卫星探测也处于紧张的论证中。随着这些探测计划的成功实施,月球与行星科学也会成为我国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为支持行星科学发展,我校于2016年成立了行星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这也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附件:Nature杂志报道